綜合所得稅級距怎麼看?2022免稅額、扣除額、繳稅計算公式
一年一度報稅重頭戲:個人綜合所得稅即將登場,綜合所得稅申報時間是5月1日到5月31日(今年因應疫情申報繳納延長到6/30),今年基本生活費調高到19.2萬,對我們報稅有什麼影響?免稅額是多少?扣除額又是多少?我是屬於哪一級所得稅級距?要繳多少稅?除了可以到財政部網站試算,本篇還要教你簡易的綜所稅試算,評估要用哪種扣除額申報比較划算,我們繼續看下去吧!
繳稅荷包好痛!用信用卡聰明省錢賺回饋吧!2022年 (繳110年) 所得稅信用卡推薦 免手續費還最高10%回饋
要繳多少所得稅?先搞清楚「所得淨額」
每年5月份的大事就是需要申報所得稅,需要繳交的是「個人綜合所得稅」,簡稱「綜所稅」或是「所得稅」,申報個人所得稅時,真正需要繳稅的金額並不是實際總收入,而是「年所得淨額」,也就是總收入扣掉「扣除額」之後的數字,才是要繳稅的「年所得淨額」,所得淨額×稅率-累進差額=要繳的稅額。
個人綜合所得稅計算方式
年總收入減掉基本免稅額,還要再減去「扣除額」,才是真正要繳稅的所得淨額。扣除額有3大類,分為「標準扣除」或「列舉扣除」2選1,以及「特別扣除額」,扣除這些後才是真正計算需要繳多少所得稅的基準。一般扣除額分為標準扣除額和列舉扣除額,二則一申報,不能2種一起使用。
所得稅計算公式 | 所得稅=(年所得總額-免稅額-一般扣除額-特別扣除額-基本生活費差額)X稅率-累進差額 |
基本生活費差額 | 基本生活費*-(免稅額+一般扣除額+特別扣除額)>0,就可從年所得總中扣除。 |
*2021年度每人基本生活費由新台幣18.2萬元調高為19.2萬元,2022年5月申報綜所稅時就能適用。
2022年適用所得稅級距表
年所得淨額(元) | 稅率 | 累進差額 | 應繳稅額(元) (A=所得淨額) |
$0~$540,000 | 5% | $0 | =A×5% |
$540,001~$1,210,000 | 12% | $37,800 | =A×12%-37,800 |
$1,210,001~$2,420,000 | 20% | $134,600 | =A×20%-134,600 |
$2,420,001~$4,530,000 | 30% | $376,600 | =A×30%-376,600 |
$4,530,001以上 | 40% | $829,600 | =A×40%-829,600 |
所得稅分為5個稅率,如果你的所得不是落在5%的階段,就需要知道什麼是「累進差額」。所得稅的計算方式就像爬樓梯一樣,一層一層往上加,不同層就需扣除累進差額。
舉例來說,如果所得淨額是100萬的話,其中54萬收5%稅,剩下46萬收12%的稅,所以應納稅額=(54萬X5%) + (46萬X12%)= 82,200元;如果用累計差額算的話=(100萬X12%)-37,800(累進差額)= 120,000-37,800= 82,200元,概念其實很簡單對吧。
免稅額是什麼?
每人基本免稅額為8萬8,000元,是以人頭計算,不管有沒有工作,還是老人或小孩,都是8萬8000元,唯有70歲以上的納稅義務人及其配偶、受扶養直系尊親屬(就是指爸媽或爺爺奶奶),免稅額為13萬2000元。
扣除額是什麼?
扣除額分為3類,分別是標準扣除額、列舉扣除額和特別扣除額,
標準扣除額
標準扣除額每個人有12萬元,如果是配偶合報的話就是24萬,標準扣除額和列舉扣除額是二選一申報,如果列舉扣除額總共可扣金額大於標準扣除額,就可以選擇用列舉扣除額,少繳一些稅喔!
標準扣除額 | |
單身 | 120,000元 |
配偶合報 | 240,000元 |
列舉扣除額
標準跟列舉最主要的差異是:標準扣除額不需要提出證明,而列舉扣除額則須檢附證明文件。以下分為6大項:
- 捐贈(政治捐獻、慈善團體等)
- 保險
- 醫藥及生育費
- 災害損失
- 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
- 房屋租金支出
通常大宗來源就是保險費、健保費、購屋借款利息及租金等,其他人可能還有各種捐款,甚至是醫藥費、災害損失等。
自用住宅房貸利息,扣除額限制為30萬/戶,且房屋必須登記在本人、配偶或受扶養親屬的名下,有一項很重要:如果有利息所得,必須先扣掉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。
租房子也一樣可以列舉,最多可列舉12萬/戶,不過需符合下列條件:
- 供自住且非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。
- 申報有購屋借款利息者不得扣除。
延伸閱讀:租屋報稅懶人包!租屋族和房東要如何節稅?3招小資省錢必看!
特別扣除額
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:如果納稅義務人、配偶或申報受扶養親屬有薪資所得,每年可以扣除20萬;但如果申報的薪資所得沒有超過20萬/人的特別扣除額,就依發生事實扣除,而沒有薪資所得的人就不能扣除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。
特別扣除額 | 扣除額度 | 備註 |
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| 200,000元 | 未達200,000元者,只能將全年薪資所得總額全數扣除。 |
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| 270,000元 | 免稅的存簿儲金利息及分離課稅的利息除外 |
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 | 25,000元/人 | 扶養就讀大專以上院校「子女」的教育學費,若有接受政府補助,應扣除補助金額。 |
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* | 120,000元/人 | 扶養5歲以下的子女為限 |
長照特別扣除額* | 120,000元/人 | 符合衛福部公告「須長期照顧之身心失能者」,須檢附一些證明文件如聘僱外籍許可函影本、使用長照服務收據影本等。 |
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 | 200,000元/人 | 領有身心障礙手冊(須檢附手冊或證明影本),或《精神衛生法》第3條第4款規定的嚴重病人,須檢附專科醫生的嚴重病人診斷證明書,不得以重大傷病卡代替。 |
財產交易損失 | 不超過財產交易所得 | 未扣除的財產交易損失餘額可以在以後3年度的財產交易所得中扣除 |
*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及長照特別扣除額,下列2種人不適用:
(1)所得稅適用稅率在20%以上的人。
(2)股利按28%單一稅率分開計算應納稅額者。
標準扣除額 vs 列舉扣除額選哪個好?
標準扣除額和列舉扣除額只能選一個申報,那要選哪個申報比較好呢?列舉扣除額的細詳有很多,包含捐贈、保險費、醫藥及生育費、災害損失、購屋利息、租屋支出等等,如果去年一整年以上這些列舉的金額超過12萬,那麼就選擇列舉比較划算,如果沒有就選標準扣除額會比較划算。
了解了所得稅怎麼來的了,就趕快去繳稅吧!2022年 (繳110年) 所得稅信用卡推薦 最高17%回饋
趁著延長到6/30這段期間,申辦一張繳稅高回饋信用卡吧!
信用卡 | 繳所得稅回饋 | 信用卡本身優惠活動 | 最高可繳上限 | 最高可賺回饋 |
滙豐匯鑽卡![]() 立即申請 | 1% | 1. 適用對象:2022/4/1起申辦之新戶 以滙豐匯鑽卡繳納綜合所得稅,可享繳稅金額1%現金回饋(回饋上限500元) 2. 指定消費(momo/ubereats/AMAZON/ASOS/海外指定網購等20+通路)3%回饋上限$2,000/月。 3. 現金積點5000元+前一個月帳戶內達10萬元,兌換10,000元現金,回饋翻倍。 (~2022/6/30止) | 50,000元 | 500元 |
滙豐現金回饋御璽卡![]() 立即申請 | 1% | 1. 適用對象:2022/4/1起申辦之新戶。 以滙豐現金回饋御璽卡繳納綜合所得稅,可享繳稅金額1%現金回饋(回饋上限500元) 2. 一般消費1.22%回饋無上限。 3. 海外一般消費2.22%回饋無上限。 (~2022/12/31止) | 50,000元 | 500元 |
111年度所得稅級距和累計差額試算表(2023報稅適用)
受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連動影響,財政部公告調升2022年度綜所稅免稅額、標準扣除額、薪資所得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、課稅級距,2023年5月報稅就可適用。
年所得淨額(元) | 稅率 | 累進差額 | 應繳稅額(元) (A=所得淨額) |
$0~$560,000 | 5% | $0 | A×5% |
$560,001~$1,260,000 | 12% | $39,200 | A×12%-39,200 |
$1,260,001~$2,520,000 | 20% | $140,000 | A×20%-140,000 |
$2,520,001~$4,720,000 | 30% | $392,000 | A×30%-392,000 |
$4,720,001以上 | 40% | $864,000 | A×40%-864,000 |
111年度免稅額和扣除額列表(2023報稅適用)
111年度免稅額 | |
---|---|
一般民眾 | 92,000元 |
70歲以上 納稅義務人及其配偶、受扶養直系尊親屬 | 138,000元 |
111年度標準扣除額 | |
---|---|
單身 | 124,000元 |
配偶共同申報 | 248,000元 |
111年度特別扣除額 | |
---|---|
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| 207,000元 |
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| 270,000元 |
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 | 25,000元 |
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| 120,000元 |
長照特別扣除額 | 120,000元 |
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 | 207,000元 |
所得稅常見問題Q&A
Q1. 2022綜合所得稅如何計算?
所得稅=(年所得總額-免稅額-一般扣除額-特別扣除額-基本生活費差額)X稅率-累進差額
Q2. 2022所得稅級距是多少?該怎麼計算?
所得稅級距表可以看這邊,如果所得淨額是100萬的話,其中54萬收5%稅,剩下46萬收12%的稅,所以應納稅額=(54萬X5%) + (46萬X12%)= 82,200元;如果用累計差額算的話=(100萬X12%)-37,800(累進差額)= 120,000-37,800= 82,200元。
Q3. 2022年收入多少以下不用繳所得稅?
2022年申報,2021年總收入低於40.8萬元的單身小資族是免繳稅;
夫妻共同申報:2021年總收入低於816,000元免繳稅;
2個大人+2個小孩的小家庭:2021年總收入低於1,232,000元免繳稅;
2個大人+2個大學生的小家庭:2021年總收入低於1,168,000元免繳稅。